入驻品牌
REARD活动版块
活动预告
活动回顾
视频回顾
× 会员管理
跨界和融合——寻找未来地产产品发展之路

来源:REARD地产设计网

继中地产设计网|REARDatChina.com去年在南京成功举办主题沙龙已近一年。2015年8月28日,由REARD地产设计网、DDON笛东联合主办 的“新常态下地产产品发展趋势”沙龙,再一次来到南京这座崇文重教的城市。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雨润集团、金鹰国际、弘阳集团、丰盛地产、世茂南京、 大发地产、富力南京、思邦建筑、CCDI等近30位开发商和设计机构代表共聚1865创意园——先锋当代艺术中心,开始了一场精彩的行业对话和交流探讨。

 

沙龙从3个主题演讲分享开始,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副总裁朱晓涓、DDON笛东付总裁景观事业部总经理司洪顺以及思邦建筑中国区高级市场总监闵薇为现场嘉宾分别带来了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新常态下地产景观产品创新和城市更新与改造的主题演讲。

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副总裁 朱晓涓

喜马拉雅中心项目分享

可以这么说,证大所做的项目都比较强调艺术,比如上海外滩金融中心、上海喜马拉雅中心、上海大拇指广场等商业项目,当然还包括例如上海九间堂、南京九间堂 等别墅项目,证大也同样希望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语言风格很好地结合起来。自2011年证大开始进军南京,目前上海证大大约有80%的业务在南京,可以说 南京已经是我们的一个主战场。

今天要聊的是喜马拉雅中心。为什么叫喜马拉雅中心?应该说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的高度。我们希望在精神上达到制高点,把中国的传统智慧和当代的文化美感很好 地结合在一起,希望用喜马拉雅山这个全世界最高的山峰来代表证大在建筑上的精神追求,表达证大在建筑美学和艺术结合上所做的探索。如此的用心,也让上海喜 马拉雅中心成为唯一一个由开发商所做,并被CCTV评选为九大地标建筑的项目。

在做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时,我们所遵循的是马岩松“山水之城”的构思,正如他所说如今的城市是钢筋混泥土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中人们的生活非常压抑。而 自然的山水有着非常丰富的曲线,我们希望未来的建筑也拥有如此的意境,能把山水城市和自然融合在一起,摆脱现在大城市钢筋混泥土的感觉。南京喜马拉雅中心 核心理念也是如此,希望为大众提供一个休闲的,心灵寄存的地方。

上海喜马拉雅中心、南京喜马拉雅中心所做的探索,也让我们更加明白无论这个世界如何改变,我们只有更周到地为客户着想,这个建筑才会有生命力。证大在走着 自己的路,每做一个项目,也都希望是在塑造一个精品,同时也能够顺应互联网的时代。现在我们在做的南京喜马拉雅中心,也将传承上海喜马拉雅中心的精神,在 建筑品质和生活品质方面,维持我们的特色。

司洪顺 DDON笛东副总裁|景观事业部总经理

新常态下地产景观产品新趋势

客观而谈,DDON笛东在2008年之后的蓬勃发展,与当时地产黄金时代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项目的推进速度都非常快,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我们共同 经历和见证了那个辉煌的时期,它的出现确实对中国地产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力的推动作用。但纵观整个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那个阶段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例如同质 化严重,对设计的思考和沉淀并不非常完善。以至于发展到现在,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创新,但这也恰恰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大家都在说现在的市场竞争非常残酷,但有竞争才会有市场,有竞争才会有创新。在行业竞争中,景观设计如何发展?与谁竞争?竞争的主体是谁?我认为,在未来 的行业竞争中,可能不仅是对开发商的设计服务,还应从客户群体、消费导向的角度去思考,真正了解主体人群的需求,甚至是这一代人所推崇的文化体验。以客户 需求的角度去思考产品导向,是景观设计未来发展的要义。


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新,并不是增加一个特殊的元素或是为项目寻找一个新的“卖点”,而更多是如何优化客户的体验。例如,从以前的示范区到现在的情景体验区,并不是文字的变化。而是客户在整个环境中,由被动性到主动性的体验变化。


在曾经的地产黄金时代,各个开发商所追求的标准是推盘率,很大程度上是设计量化与成本控制的层面。但在如今的成本和设计语境下,今后标准化产品的创新应融 入产品导向的内容。标准化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建立一定具有区域性和地域性差别。未来,我们制定的所有体系都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而客户需求也会直接影响到 产品的发展方向。


此外,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很大变化,这一点不容我们忽视,很多的商业项目已经开始把人的互动性和参与感进一步增加,并且收到良好效果。所以,关注当下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的客户也必将成为今后购买力的主体客群。

闵薇 思邦建筑中国区市场总监

城市更新与改造

思邦是一家来自英国的精品型事务所,一共有80个左右的设计师,每个办公室有20到30位设计人员,主要业务涵盖景观、建筑、室内,遍布在国内一线城市以及沿海一二线大城市,新加坡的克拉码头,还有北京的来福士广场等等都是我们的作品。


今天主要想分享四个案例,首先是新加坡非常有名的克拉码头,也是新加坡十大标志景点之一。克拉码头有15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货船停靠、然后卸货的码头。 在我们做这次改造之前,克拉码头在1993年已经经历了一次改造,当时整个的改造的定位是以家庭休闲活动为主要的目的地。这次我们也是希望遵循新加坡政府 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的原则,将整个定位提升到了旅游和商业活动的目的。


第二个项目是在马来西亚非常高端奢侈品商业中心,我们的灵感来源于当时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举办的一场法国巴黎高级女装展中展出的裙子褶皱,我们希望通过尽量小的改造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三个项目是我们在福州做的泰禾广场。因为是这个项目是泰禾的首个商业项目,业主希望能够运用一些新的元素。我们打造了一个12小时和24小时的购物流线,也就是说我们在通过室外电梯又打造了一些室外的平台。


最后一个项目是我们为远洋地产的北京新城做的一个改造设计。同样我们也注入了裙摆元素,通过皱褶增加了一些休息的空间。这个项目获得了亚洲国际房地产最佳办公和商业开发类别的大奖。

 

交流讨论环节节选(排名不分先后)

 

钱毅雨润集团副总裁

从事了房地产这么多年,可以说我既是建筑师有做房地产。我觉得我们倒是需要再好好地研究一番住宅。目前中国的住宅在全世界应该属于一流的,成千上万的户 型,住宅的创新,包括环保、高科技的应用、新概念,服务系统等,我们建筑师应该去思考如何把这些内容好好结合起来。另外一个难点就商业,但难点并不是商业 本身的设计创新,而是在于如何经营创新。事实上在海外还有很多新的项目,很多品牌并没有进到中国市场,这并非是我们招商水平存在问题,而是这些品牌入驻的 条件非常苛刻。第三、我认为目前商业最大的空间是亲子。其实我们对孩子这块关爱比较少,而日本、美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从孩子6个月大到初中的需求一应俱 全,而我们考虑得则非常少。我想建筑师在这个方面是不是应该再多花一些心思?最后,我觉得在中国还有发展空间的可能是旅游地产。国家鼓励大家消费,给老百 姓更多的时间去旅游,去创造这一个时间和空间去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应该说远景是很好的。


在中国目前整个经济宏观条件下,中国的房地产还是并不是非常乐观。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挑战,对我们设计师而言,确实是进入一个应该沉下心精心思考的过程。现在,中国的设计师确实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也希望大家在设计行业能够发挥更好的水平。

朱晓涓

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 副总裁 

在新常态下,无论是甲方的建筑师,或者是设计院的建筑师,我个人觉得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未来的发展,那就是“跨界和融合”。建筑要想非建筑的东西,比如我 们做购物中心项目,是不是应该考虑在购物中心里放置一些和购物中心无关的东西?也许越是无关越是未来的潮流。所以,我们的思维不能仅停留在建筑的表层。其 实我们也有很多时间确实是在研究非建筑的内容,研究市场、客户,这才是我们想得最多的事情,设计适合什么样的客户?年龄层是什么?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


设计院如果也能从设计角度再想到建筑以外比如市场、客户,把建筑以外的内容想得越多,未来服务的价值、品质其实就越高;而作为甲方的建筑师,我们也应该多 想一些建筑以外的事情,很多经验也告诉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要跨界和融合,比如要做购物中心,我们可以和学校结合起来,可以做培训、 儿童教育,或者和办公楼组合在一起,里面也可以有很多家创意的小公司等等,那么开发也会做得更加顺利。

吴耀隆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

设计研发部总经理

我曾在设计院工作过,也在房产公司工作了很多年,谈谈我自己的感受。过去我在设计院里工作时会去考虑业主如何去运作项目,而现在我考虑更多的可能都是一些 管理上的内容,所以从这点上来看我觉得建筑师的范围和领域都会比较宽泛一点。其实,建筑师将一个项目从一张白纸开始直到最后的建成落地,都在其中发挥了很 大的原动力。


当前,国家为什么一直倡导创新性的社会,应该说这才是今后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原动力。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天都会有很多正在不断更新的知识,我们 的思路、想法每天也都在不断地改变。而可能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也有一些我们习惯性的操作问题,中国建筑师的地位可能并不是很强。我在做世博会项目管理的时 候,看到国外的建筑师是非常有自信心的,他会很坚定地按照自己的理念来塑造项目。而中国的建筑师可能会考虑很多内容,包括很多附件的因素。我觉得原动力是 才应该是最重要的,中国建筑师作为一个项目里的灵魂,他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也希望大家能为未来建筑师市场的改变做出一些贡献。

DDON笛东副总裁|景观事业部总经理 司洪顺

我认为所谓“专业化”,并不仅是指在学术范畴,还应包括你是否专业地去对待工作。随着地产行业的变革,设计师可能会迎来一个需要创意思维的时代,这应该是 一个非常好的契机。针对目前市场压力过大,设计师是否需要转行的话题。我认为设计师还是应该做好当下的工作,无论从自身设计能力上,还是对行业的判断,能 够融合各方的需求,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这才是设计师的坚持和对于整个行业的执着。


悉地国际南京设计业务部总经理  刘耘
刚才看了思邦的设计,从克拉码头到钻石峡谷,造价不菲施工难度很高,但都完全按最初

概念建成了,很棒很令人羡慕。

当下,坚持原创的设计师常常会遭遇更多挫折。他们的设计因为造价、实施难度、运营维

护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可能性较小,投标的时候也经常被专家、政府领导否决。例如,我们参加过的安徽某城市展览馆投标,主创设计师基于该市滨水特性,做了 对市民开放的多层次散步、眺望屋顶平台,概念意向图很美,我个人很欣赏,但最后却因为过于开放、安保难度加大被一票否决。随着富裕程度的提高,我很期待未 来的设计师能多有原创动力与实施机会,我想我们的孩子这一代可能会好一些。


思邦中国区市场总监 闵薇

三年前,当我刚进入思邦时商业地产还是非常火的,但没想到三年的时间,商业地产从饱和到现在的过剩,已经让商业地产的设计越来越难,项目也越来越少。在这 样的新常态下我们该怎么去做设计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对于我们设计公司来讲,如何帮助业主考虑未来运营层面的问题,如何在设计的时候就能预先解决这些问题, 都是在为业主创造价值。第二,因为现在商业过剩了,现在也发现越来越多的改造的项目出现了。在这个过程中,业主方、运营方和我们设计方会存在一些脱节,运 营方做的时候,和租客之间可能由于沟通各方面的不顺畅,到最后发现其实存在着很多问题。我想,未来改造项目也一定是一个新常态,包括已经在建的项目也会面 临改造。那么对于开发商来说,将来在做项目之前,整个定位需要思考好,否则将来整个的运营包括改造成本都很高,我觉得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思考,当然对 我们将来目标有所转换。

 

弘阳集团设计管理部 设计部经理 陈东

今天我想从地产建筑师的角度来谈谈想法。目前,地产的环境包括社会需求不一定能把(设计公司)建筑师个人自身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落地的产品其更多是一个 融合了社会需求、业主意志的产物。如果能把国家政策层面的、市场经济层面的需求协调统一好,项目可能就比较能够成功。一旦和这个平衡有所偏差,这个项目往 往可能就不一定能成功。大家知道,今年7月份国务院批复成立南京江北新区,此前弘阳集团也一直计划并实施了部分商业项目的改造升级。此政策的正式出台,必 然引发未来诸项需求的变化,由此我们也将调整策略和方案,在寻求商业定位突破的同时,符合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对于建筑师,我想在未来的项目设计过程当中, 我们首先应该把事情做好,在各方面各层次,比如政策层面、需求层面、设计师自身层面能够尽量提升认识,在作品中追求精神层面的内涵,我想这才应该是我们所 需要的!


READ下午茶结束了南京之行,未来还将来到更多其他城市,带去更多为行业所关注的话题和主题,大家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REARD团队
电话:18321317492 | 021-66690276
电子邮件:info@reardatchina.com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关注
版权所有 ©上海锐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ARDatChina.com|reard-urbanrenewal.com 沪ICP备19014984号-1|沪ICP备2022003455号-1
(https://beian.miit.gov.cn/)